未分類

易道淵源,萬象所宗

易者,象也,數也,道也。上通天文,下察地理,中達人事。蓋天地之大德曰生,人生之大道曰和,皆藏於易。

 

一、天道變化,萬物以成

 

易之理,變化無窮,然有常道焉。故曰:「變化者,天地之功也;生生不息者,道之運也。」

 

觀天之道,剛健不息;觀地之德,厚載萬物。人法天地,則修身而後齊家,齊家而後治國,治國而後平天下。

 

二、陰陽相生,動靜互根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陰陽分判,剛柔交替。六爻之中,有升有降,有進有退,非吉凶之預言,實進退之哲思也。

 

人居世間,如在卦中。識時變,知進退,守中正,不妄動,則可無咎。

 

三、君子觀象,以修其德

 

聖人制《易》,非以卜未來,乃欲人修其德、審其行。君子日省其身,觀象以明理,擇善而固執之,斯為大易之道。

 

是以孔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觀其象,而知其義焉。」

 

四、人間易理,今古同途

 

雖時代遞遷,然人生不外乎求安、避害、順勢、應變。易經所示,皆順勢以行、守中以固之道。非神秘之術,乃日用而不知之理。

 

人生多歧,或遇迷津。心能通易,則如曉星夜照,自知所往,不墮迷途。

 

易,道之樞紐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旨深遠,其義無窮。非止占筮之具,乃修身、齊家、處世、應變之要典。願讀此經者,悟變中之理,得安身立命之方。

在〈易道淵源,萬象所宗〉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