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命理

易經之道,變中見常

千年以來,華夏文明的智慧如涓涓細流,匯聚成河,其中最深奧、最古老的一本書,名為易經。易者,變也。古人觀天察地,審時度勢,將宇宙萬象化為一陰一陽,寫下六十四卦,記錄天地人之理。

 

 

人常說,人生如棋,世事如夢,其實萬象萬變背後,自有規律。易經不只是一本占卜之書,更是一部人生的哲學,一種思考方式,一門活著的藝術。

 

 

天地之間,陰陽流轉。陽為光明,陰為幽微,陽主動進,陰主守靜。兩者交融,萬物乃生。就如太陽與月亮,剛與柔,白晝與黑夜,一張一弛,方成天地之美。易經以這最簡單的道理,演出最深的智慧。

 

 

書中有言,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當我們遇上困境,不可執著原路,變通才有出路;當我們身處順境,也需保有警醒,知進退、明榮辱,如此方能長久不敗。

 

 

乾卦象徵剛健不息,是自強不息的精神;坤卦代表柔順承載,是厚德載物的胸懷。兩卦合觀,正是君子修身的典範。做人當如乾,堅毅進取;亦當如坤,寬厚包容。

 

 

人生旅途中,起伏難免。有時如泰卦,萬事順遂;有時如否卦,天地不交,百事閉塞。易經教我們,不論順逆,皆是時運。懂得觀時知勢,便能在迷霧中尋找方向。

 

 

現代社會節奏快速,人心浮動。易經提醒我們,心若安穩,天地皆靜。真正的智慧,不是預測未來,而是理解變化,擁抱無常,於變中尋常,於亂中守靜。

 

 

易之為道,不遠人。讀易,不需通卦象精義,只需一份對自然、對人心的敬畏與體察。茶一盞,書一卷,靜坐觀心,體會易中之理,已足矣。

在〈易經之道,變中見常〉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