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命理

《易經》:變化是王道,認識並把握變化,做到以不變應萬變

《易經》產生於周代,又稱《周易》,是一部很古老的筮占書,記錄的是初民占卜吉凶的材料。自西漢以來,一直被列為群經之首。此書是從算卦演變而來的一本哲學著作,整理編纂者為周朝的史官。

《易經》涵蓋了立德樹人的基本要求和措施,對受教者、閱讀者提出了守持正固的最終目標,為我們認識世界、人生、宇宙和社會等很多方面都提供了不錯的參考價值。

為了更好地了解此書,今天哲學詩畫就帶大家一起來深入加深下。

《易經》以卦為單位,分為64卦。這64卦有乾、坤、離、坎、巽、震、艮、兌等八卦演繹而來。每卦由卦象、卦名、爻題、爻辭組成。卦辭、爻辭即經文。卦辭解說卦象。爻辭解說爻象。

卦辭和爻辭是全書的主要部分,分為記事、取象、說事、斷占等四類。

卦有三重含義:一是卦象,二是卦意,三是卦、爻辭。意義為主,象與言為輔。通過含義和圖象,對人生和世界予以哲理抽象地揭示。

《易經》思維是以具體事物表達抽象概念。它的產生源自古代人的占卜和巫術,由於當時的科技水平有限,人們認識自然和世界的水平很低,因此為了向天神請示,以便預言或占卜未來的吉凶,才誕生出影響後世多年的易經文化。

《易經》的思想雖帶有一定的唯心和迷信色彩,但它常用形象化的語句和樸素的文學特徵,表達上古社會中人的哲學觀念,是那時人們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對我國思想、哲學、宗教、文學乃至醫學等領域,都有重大影響。

後世對《易經》做的注釋叫《易傳》。流傳下來的《易傳》有很多,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十幾種。

古人認為龍為善變之物,能潛於水中,行於地面,飛在雲天。龍象徵著事物的發展變化。運動變化是事物發展的過程和必然規律。

《易經》以龍貫穿各爻,潛龍、見龍、躍龍、飛龍、亢龍,既說明了龍在不同環境下的各種運動變化狀態,又表示了事物在發展中不同階段的不同情況。潛,表示事物處在等待萌芽的階段,還不具有旺盛蓬勃的生命力,所以還發揮不了作用。當事物處於由潛到現,由現到躍,由躍到飛時,事物就具有了蓬勃向上的生機,因此都是利無咎。當事物發展到了窮極之地,即“亢”所表示的極高點時,就要走向它的反面,由高到低,由盛到衰。

《易經》通過龍的潛、見、躍、飛、亢這些運動變化形態,表達了事物由隱到顯,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的發生、發展和衰落的過程及其規律。它的表達方式是象徵和感性的,又具有很大的概括性和典型性。這裡所表現的發展變化、物極必反的辯證觀念,對後世中國的哲學產生了深遠影響。

由此不難看出,上古的人們已經意識到,促使對立面轉化的都是人為的作用,這反映了周代人看到了人的力量,懂得了天命有時是靠不住的,要靠人為和人的主觀能動性去爭取,是中國唯物論思想的最早萌芽。

在〈《易經》:變化是王道,認識並把握變化,做到以不變應萬變〉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