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什麼是真正正統完整的周易(上)
「刪述六經,垂憲萬世」。這是前人頌揚孔子的一對對聯,很多人都知道。不過當我們細細品味這對聯時,我們可以發現所謂「刪述」就是既刪節了若干部份,又自己表述了若干部份。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周易(易經)的通行版本並不是一本完全符合原貌的完整的周易。而是經過孔子私自刪節增加(表述)的版本,亦可稱之為「孔子版」。
透過「孔子版」 分析,我們又可看到其中一隱藏的問題:即孔子到底刪掉了哪些內容?這些被刪掉的內容又具備何種價值?是不是現在被稱為「象數」的部份?抑或其它更有意義的內容?尤其要指出的是孔子在當時刪述易經的時候屬於個人行為,因為當時的儒家僅僅是眾多的諸子百家中的一家而已!不過經過孔子這一刪,就破壞了整個文史資料的完整性真實性,無形中增加了後人對易經研究的難度。就這一點來說秦皇武燒,孔子文刪,異曲同工,到底是垂憲萬世,還是貽害千年,恐怕日後還有討論的餘地。
經過上面的分析,完全可以肯定現在流行的朱熹集注的周易版本,只能稱之為「孔子刪述本」—不完全本。孔子到底刪掉了多少,沒人知道,至今也沒人研究,後來的人,特別是秦漢以後的人就在這個並不完全的基礎上繞來繞去地繞了近兩千年。你們說可笑不可笑,又可悲不可悲?
要正確地研究推測易經的全貌及被孔子刪掉的若干部分,就必須從易的創始,發展,運用功能及與其有關的重要的歷史人物,事件逐一分析,這樣才能得到一個令人信服的結論。
「文王拘而演週易」太史公這句話也是人人皆知,那末為什麼周文王非要在坐牢後而不是在坐牢前推演週易?這是邏輯思考推理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須知周文王作為諸候(相當於省長兼省軍區司令)的同時又是一個著名的位於高層的商紓王的政敵,正因為這樣才被商紓王逮捕並囚於羈裡。在這種沉重而沉痛的失敗之中,他當然要在鬥爭策略,政治綱領及組織用人上進行全面的反思和總結。在進行這些總結時,肯定十分需要哲學的策略的測算的思想理論支持,而此種思想理論必須具備綜合性的多功能的效用。能夠具備此種政治的哲學的策略運籌的綜合性的思想經典就是易經,也只有易經才能擔此重任。
週文王以周朝前的夏易和商易為基礎,對自己的政治生涯中的失敗與成功的兩個方面進行了全面的總結,除了一般的政治策略手腕和必要的戰略戰術之外,還從更高的思維角度出發,對整個隱密的抽象的測算邏輯系統進行了全面的整合和提升,在此周文王天才地創造性地全面繼承和發展了夏易和商易,並把夏易商易提高到一個嶄新的階段-週易。 (當然這裡面還有姜太公和周公旦的功勞)
這個週易不僅包括了夏易商易以及周文王本人對易學的新創造新貢獻,還包含了當時各階層易學研究者的各類型成果的總結。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也只有像周文王這樣地位的人,才有可能進行此類蒐集整理加工和提高的活動。
再則,渭水遇姜尚,司馬遷說得很清楚「甚悅」--非常高興!君臣二人在渭水邊談的十分投機,也約定了推翻和消滅商紂王的計畫。 (見《齊太公世家》)請注意:「甚悅」包含了二個內容,第一個是共同的政治見解,這是不可或缺的前提。因周文王是個職業政治家(世襲的政客,貴族式的官僚)如沒有共同的政見,就不會有更深入的交談。第二姜尚曾設硯賣卜,這就肯定了姜尚懂易。可以想見渭水之濱,君臣二人在政治軍事,時局策略,易數天機等問題各抒已見,真是「酒逢知已千杯少」乾脆,你老薑就到我王府裡幫忙,如此才出現了姜尚輔佐文武二王的情況。
從上面的歷史史實可以得出下面的結論:即君臣二人在共同的政治理念的基礎上還有共同的策略思想。透過反覆研究與論證策劃,制定了一系列的策略戰術行動方案,一旦歷史時機成熟就立刻行動!從而完成了一個偉大的歷史轉折,在這個歷史過程裡,包含了何等豐富的具有無比重要價值的政治的軍事的經濟的理論和策略思想。而現有的流行版週易(指孔子刪除後,又由朱熹集注的版本)則完全沒有這些內容。同時也應當看到現在朱子集注又被李光第(清)加註的周易版本,其中所表現的各種內容根本達不到上述歷史變革的高度與深度。現在流行版的周易,無論你發揮怎樣的想像力也和文王太公的歷史作為難以吻合。即使有策略的政治的思想部分也非常簡單,根本不能承擔一個偉大的變革鬥爭。儘管有些人不顧一切地牽強附會地進行吹噓擴大,但那隻是表面熱鬧,實際內容貧乏空虛,於社會人生的競爭與鬥爭無補。一看就知道是腐儒之談,表面宏論,實質淺薄,禍國殃民,誤人子弟。
這種空談的義理派週易追溯根源只能怪罪於孔子了,因孔子在前,秦皇在後。同時我們可以仔細地看一看,現在書店裡流行版的周易是一本不著邊際可以作任何解釋的天書,幾乎是隨你怎樣發揮都行。如果撇開其它的因素不談,單就此書論週易的話,那就是這樣一種情況,任何一方都無法把對立的另一方完全駁倒。象數派有像數派的見解,義理派有義理派的看法,義理派之間鑽字眼。 「胡亂揣測」(章太炎語)的把戲則更多。而文王和太公二人都是有相當頭腦且又有極為嚴肅的歷史責任感的偉大的政治家和策略家,此二位先賢不可能搞一個這麼沒頭沒腦的東西留給後人亂猜。
以上的分析推理是一個根據歷史的史實進行的合乎邏輯的反推理,這個反推理很重要,揭露了一個重要的矛盾:那就是現存的流行版的周易與姜太公周文王二人的歷史作為不相稱,這個「不相稱」肯定和「刪述六經」有關!沒有這個「刪述」週易就完全可能是另一個面貌。目前在市面上流行版的易經僅是孔子的一家之言,不是百家之言,也不是易經原來的全貌(週易)。
為了弄清楚易經的全貌,我們還要作進一步的敘述和論證,易經從伏羲畫卦開始直到劉伯溫為止,作為一個歷史大階段的結束,這個創始和發展的過程顯示了一些什麼?
伏羲畫卦是公理,公理不需要證明。八卦同時又是漢民族最早的文字,這是國學大師章太炎錢穆的共識,此論恐怕至今無人能反駁。那末伏羲又是什麼人呢?畫卦創造了最早的漢字,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語言文字學家。而伏羲氏又是氏族首領,約相當於今日之總統,主席,委員長或總書記之類的職務。八卦雖是最早的漢字,但同時又是一種多功能符號。後來的領袖繼承人神農氏依據陰陽五行八卦的原理創造了中醫藥學,所以又有「易醫同源」之說。再後的繼承人,同時又是戰車專家的軒轅氏依八卦方位創造了指南車,大戰蚩尤,終獲全勝,為後來的漢族國家奠定了版圖基礎。可見我祖宗在創造文字,開拓疆土,發展醫療衛生等各種重大的社會活動中,易學象數的思想原理都起了津樑的作用,這又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歷史過程。
周文王姜太公之事前面已敘述過,此地不再贅述。
從西周開國到春秋戰國有很多易佔的故事,大多數人都知道就不一一例舉了解。
秦皇焚書坑需獨周易未燒,這個易經應理解為孔子刪述後的那種版本的易經。對此,一般的解釋是易經乃占卜所用,故秦皇未燒。這種解釋有些勉強。中國古代到底有多少種類占卜的方法和有關占卜類的書籍,沒有人專門統計研究,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決不止這一種占卜的方法。那末為什麼唯獨孔子刪述後的易經不燒呢?再看焚書坑需,即是坑儒那矛頭首先是對誰儒家的,當然「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在焚書坑儒的同時也迫害或焚燒了其它諸子百家的人或代表性著作。在這種嚴酷的迫害中,唯獨孔子刪述後的易經未被燒,這並不單是因為這是一本用以占卜的書的原因,而是經過孔子“刪述”以後的易經已沒有燒的價值了--因為孔子的這種所謂「刪述」其實質就是一種閹割行為。原來的周易經過孔子的閹割,已經沒有戰鬥力了。焚書本是愚民的需要,主要用以控制思想,孔子「刪述」-「閹割」以後的周易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解釋,儒家可以按儒家的思想去解釋,道家可按道家的思想去解釋,秦皇李斯也可按照他們的需要去解釋,當今香港的“無厘頭”,也可按“無厘頭”的方法去解釋,對愚民政策已無妨礙,這當然不必要再燒,幾乎可以任意解釋的書,也沒有燒的價值了。 [Page]
但真正的正本週易仍在民間悄悄地流傳,「書外有書焚不盡,一篇圯上漢功名。」就是這個問題的最好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