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命理

易經概述


《易經》是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文獻之一,並被儒家尊為「五經」之始。一般說上古三大奇書包括《黃帝內經》、《易經》、《山海經》,但它們成書都較晚。

《易》原有三種版本,《連山》、《歸藏》、《周易》,《連山》和《歸藏》已經失傳,《周易》是唯一有傳至後世的經文。而《週易》相傳是依循週文王主編《易》的著述而來,成書大約在西周時期。現在《易經》通常泛指《週易》。

《易經》以一套符號形式系統來描述狀態的簡易、變易、不易,講了宇宙萬事萬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易經》的中心思想,是以演繹自然運行的內在特徵和槼律,解讀陰陽的交替變化描述世間萬物。

中華民族在《易經》體係指導下,不僅有光輝璨爛的文明社會,有生動而開放諸子百家的思想體系和歷代哲人,而且中國的科技史是讓世界驚嘆,英國科學家李約瑟博士就驚嘆中華民族並沒有創造西方的科學體系,卻取得曾經領先世界的成就。

易經的內容
《易經》最初用於占卜和預報天氣,但它的影響遍及中國的哲學、宗教、政治、經濟、醫學、天文、算數、文學、音樂、藝術、軍事、武術等方面,是一部無所不包的鉅作。

易經與中醫的關係
綜觀中國醫學史,援易入醫,不計其數。如唐朝孫思邈,明朝張景岳等,都很潛心研究《易經》和《內經》,使醫易相通,而在醫學上大有建樹。

孫思邈曰: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

易學乃是醫學的指南,天地萬物和人類的生理法則以及治疔疾病的法則,都無非是陰陽變易之理,此基本法則都存在《周易》一書當中。

用於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
《皇帝內經》是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著作,對後世中醫學理論的奠定有極深遠的影響,然而《內經》理論的形成,其基礎即是藉用了易經中所說的「陰陽」為思維模式;而《內經》裡的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觀念,也是源自於《易經》。

中醫理論強調「天人合一,陰陽五行」的原理,所謂天人合一,即天為大宇宙,而人為小宇宙,人的行為符合大自然的槼律,則萬事順,百病不生。人體為一整體,各內在器官息息相關,其中若有一者陰陽失調,運作不暢,皆會影響全局。這內容包括五運六氣、天人合一、陰陽五行、臟腑經絡以及各種病症生成和變化的原因,治疔的原則。但這些基本原因原則,都是根據易學所發現的一整套自然槼律而來。

東漢張仲景的《傷寒論》是中醫理論的開始,即六經辯證學說,六經裡有三陰三陽,一起統合榮衛,榮衛即為陰陽,從易經的觀念和思想生成,從太極生兩儀到四象,再從太陽和少陽合成陽明,太陰和少陰合成厥陰,總共有六經,而六經又分陰陽,如此變成十二經脈。

東漢《神農本草經》是運用八卦取像的觀念,明確了中醫的用藥原則,子午流注與八綱辯證。

在〈易經概述〉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