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全篇都在講這八個字 但真正讀懂的人卻不多
《易經》被譽為群經之首,堪稱我國文化的源頭。這本人人皆知卻又深奧莫測的古老經典通篇都在講什麼?其實歸納總結起來就是八個字:不可不變,不可亂變。
一、不可不變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評論說:“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以為說。”宋代理學家程頤指出:“易,變易也,隨時變易以從道也。”現代著名學者章太炎也說:“變易之義,最為《易》之確詁。”
可以說,《周易》揭示了宇宙萬象發展變化的內在規律;而“變”正是《周易》的靈魂。
《易傳·繫辭》中提到一句非常經典的話:“生生之謂易”,這也是《易經》中的一個核心概念。“生生”也者,乃生命繁衍,孳育不絕之謂也。“生生”二字,前面的“生”表示大化流行中的生命本體,後面的“生”為生命本體的本能、功用與趨向。通俗點講就是,生生不息,循環往復,革故鼎新才是萬事萬物產生的本源。所以這世上唯一不變的,就是一切都在變。
既然外部的萬事萬物都隨時在變,那如果做事還拘泥固執,不懂變通,又如何能成功呢?
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就記有一個泥古不化之人的故事。
這個人叫劉羽沖,是滄州人。紀曉嵐的太祖父經常與他詩詞唱和。他的性格孤僻,喜歡講究古制,但實際上都是迂腐而行不通的理論。
劉羽沖曾經偶然得到一部古兵書,熟讀之後,就覺得自己可以統領十萬軍兵衝鋒陷陣了。
正巧當時鄉裡出現土匪,劉羽沖就自己按照兵書上所說,訓練鄉兵與土匪們打仗,但是上陣即敗,全隊潰散,自己也差點被土匪捉去。
之後劉羽沖又得到一部古代水利書,伏案苦讀數年,覺得自己完全有能力使千里荒地,成為肥沃之地,就畫了地圖去州官那裡遊說進言。州官也是個好事者,就讓他用一個村落來嘗試。他帶領村人按古書所說之法造水渠,水渠剛造好,洪水就來了,順著水渠灌進來,結果全村的人全被淹死了。
兩件事都沒有辦成,這讓劉羽沖很鬱悶,總是獨自在庭階前散步,一邊走一邊搖著頭自言自語說:“古人豈欺我哉(古人怎麼能欺騙我呢)?”就這樣每天不停地喃喃自語這六個字,不久後就病死了。
紀曉嵐最後評論說:“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
《易經》的道理告訴我們,人類的法則就是“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天地間沒有不變的事情,天地間的一切事情,隨時變,隨地變。
正如《繫辭》中所言:《易》之“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不能視為僵化、固守的經典要籍),唯變所適”。
二、不可亂變
遇事不知變通的例子前面已經講過,但是如果變得頻繁,甚至沒有原則的亂變,同樣會惹來大禍。
歷史上,呂布雖有“馬中赤兔,人中呂布”的美譽,但他那“三姓家奴”的帽子卻讓時人與後人不齒。要論起隨時可變、反覆無常,呂布跟下面這位比起來,可就小巫見大巫了。
據《宋史》記載,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此時一位叫楊畏的人,嗅到了變法的政治氣息,於是拜倒在王安石的門下,不遺餘力地鼓吹變法的好處。他的努力很快得到了回報,受王安石的舉薦,官職也似火箭般往上升。
不久,王安石變法的死對頭,以司馬光為首的保守派逐漸佔了上風。楊畏立刻調好風帆,調轉船頭,載著滿滿的阿諛奉承,讚美之詞駛向司馬光。
誰知,風雲變化無常,司馬光執政一年就去世了。楊畏立刻把矛頭轉向死去的司馬光,一陣亂刺,轉而依附保守派文彥博、呂大防、劉摯等人。因此得到劉摯的大力推薦,官職也得以高升。
但當呂大防與劉摯發生矛盾時,楊畏再三思量,果斷的向實力大的呂大防伸出援助之手,重重打擊了對他有提攜之恩的劉摯。
事情還沒完,當宋哲宗親政後,變法派又在哲宗的支持下重新奪回優勢。楊畏,又恬不知恥的向變法派靠攏,極力讚美變法,得到哲宗的重用。當時的宰相章惇也很信任他。
但當楊畏看到章惇與中書侍郎李清臣、知樞密使安濤不和時,他又暗中依附李、安,挑撥、教唆李、安反對章惇。後來,他這種投機狡詐,趨利逢迎的嘴臉最終被識破,被削職趕出朝廷。
像楊畏這種人,一生都像牆頭草一樣,見風使舵,為逐私利。對得勢一方阿諛奉承,討好巴結;對失勢一方毫不留情,任意踐踏。此類無德無義、反覆無常的小人,不僅自身下場很悲慘,死後也令世人所不齒。
《易經·小過卦》曰:“弗遇過之;飛鳥離之,凶,是謂災眚。”意思是說:“不能遇合陽剛卻超越了陽剛,無安棲之所的飛鳥遭受射殺之禍,故而凶險,這就叫做災殃禍患。”
後文進一步解釋道:“‘弗遇過之’,已亢也。”意思是說:“‘不能遇合陽剛而超越了陽剛’,是指其過分已達到極點,再危險不過了。”
這就是告誡我們,凡事都要有個度,不可太過分,要懂得適可而止,否則超過了這個度,過猶不及,必將發生災禍,後悔也來不及了。變化同樣如此。如果你一直變,變到連原則都不要了,這不叫變而叫反,就成了離經叛道。
三、擇勢變通
有人要問了,既然不變不行,變得太快也不行,那究竟應該如何拿捏好變的尺度,又該如何變呢?其實《易經》中早就告訴我們答案。
《易傳·繫辭》中有云:“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這段話告訴我們,萬物的變化要遵循自然的法則,隨著天時地利人和,自然而然地進行變化,這樣才符合大道。
《易經》一書中的“變”強調的是變通,而不是盲目的變化;強調的是適應環境的變化,而不是隨意變動。變通之道,應是掌握時機,順勢而為。
例如《易經》六十四卦中的泰卦,象徵著天地交泰、萬物和諧的時刻;而否卦則象徵天地閉塞、萬物無法互通的局面。通過這兩卦的對比,我們可以理解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應該選擇不同的應對方式。該變則變,該守則守。
因此,《易經》教導我們,面對變化時要有原則,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變通方式,不可拘泥於死板的規則,也不可隨意改變原則。
總結來說,《易經》告訴我們,世界不斷在變化,我們也必須隨之變通,才能順應時勢,達到人生的和諧。但變通要有度,要有原則,這樣才能避免過猶不及的災禍。
這就是《易經》通篇講述的八個字:不可不變,不可亂變。這八個字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