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命理

改名的最佳時機是何時

改名的最佳時機是何時

周易協會提供 有條件的古人在取名時首先要祭祖,然後請族中有名望的長者,先行占卜,之後起名。

今天我們雖不用這些儀式,但在取名時,也應該認真嚴肅;改名,則更不能隨便。

正名改名內含機變。古代雖未設置起名改名的專職機構,但卻早就意識到了改換名字在某種情況下的必要性,這其中蘊含著「機」、「變」二字。

世上的萬事萬物都在變化之中,《易經》的核心就是「變」。悠閒地坐在椅子上休息,前一秒的你和後一秒鐘的你有沒有變化呢?表面上看好像沒什麼變化,但是體內細胞的新陳代謝,在這一秒鐘內已經不知出現了多少的生生死死;後一秒鐘的思想也和前一秒鐘的思想是不同的,不過微小的變化不易為人察覺罷了。

滾滾長江東逝水,此刻流的水絕對不是彼刻的那個水;房子從建成那天起,也就是它走向毀壞的開始;瓷器從出窯的那刻始,也就走上了它的破碎之旅,誰能否認這個規律呢?

萬事萬物時時刻刻都在變化中,變化的總規律是不可逆轉的。但卻可以透過人的行為去調整它,至於如何去調整,那就要「善於察機」了,用現代的話說,就是善於審時度勢,就是一個字「機」字。

《莊子》曰:「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於機」;《舊唐書·李靖傳》上說:「兵貴神速,機不可失」。 《詞源》上說:機就是事物變化的跡象和徵兆。搞寫作的人講得文雅些,說是要抓住一閃而逝的“靈感”,文人當然想得多一些,他知道這靈感有可能一閃而逝。

所以孔老夫子在研究《易經》時,不但強調“君子善變”,而且說“知機其神乎”,演繹成現代語言就是“抓住機遇”,戰場上、商場上、市場上、乃至球場上無一不講要抓住機會。

可見人的一生中,機會何等重要,若把機遇二字分開來說,「機」是事物變化的跡象和徵兆,「遇」是被你有意或無意遇上了,機與遇都是不是靜止的,這個已發動的“機”,被你遇上了,叫做機遇來了;但是你若麻木不仁視而不見,那麼這個機不會為你而停留,就像飛機、輪船、火車、汽車總是不停地運行,你要乘坐它就必須按照時刻表等候在一定的時間和地點,否則就只能擦肩而過,失之交臂了。

改名或改名號,同樣也蘊涵著機和遇,當朋友向你建議或你自己怦然心動想改一改自己的名字或公司名號時,應該就是“機”動了,是潛在的信息暗流湧動了;但你一時尚未找到起名的高手,這叫有機而未遇,機遇尚未成熟。反過來說,當你遇到了一位起名高手,或朋友向你介紹這方面的事例而你不以為然,不為所動,這說明你的「機」尚未發,死水一潭,枯井不能生波。

改名的「機」與「遇」都具備的時候,就是改名的最好時候。

有人就該問了,難道人人都要將自己的名字請專家測試、評點一番嗎?當然不是。就例如房子好好的,雖然不是高樓大廈,卻也可遮風擋雨,若不是必須的拆遷,何必要多此一舉再去翻修呢?

但嬰兒取名,就像設計一幢新的建築一樣,是一定要請專家的,如果僅憑藉自己的見解來做如此專業的設計,那樣的作品多半是難如人願的。

在〈改名的最佳時機是何時〉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