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蘊含人生智慧的成語來自《易經》(組圖)
在中國文化史上,《易經》被尊為“群經之首”、“六藝之源”。據統計,易經中包含了現在使用的成語200多條,這些成語是對易經智慧的高度凝練與概括,蘊含著極其豐富的人生大智慧。
否極泰來
出處:《周易·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像曰:天地不交,否”。《周易.泰》:“泰,小往大來,吉亨”。“像曰:天地交,泰”。
釋義:“否”“泰”為卦名。否:卦不順利;泰:卦順利;極:盡頭。逆境達到極點,就會向順境轉化。指壞運到了盡頭好運就來了。
出神入化
出處:《周易·系辭下》:“精義入神,以致用也……窮神知化,德之盛也。”
釋義:神:神妙;化:化境,極高超的境界。出神入化,超越神妙,入於化境,形容技藝達到極高的境界。
群龍無首
出處:《周易·乾》:“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釋義:首:頭,引申為領袖。一群龍沒有一個領頭的。比喻眾人會集,沒有領頭人,無法統一行動。
革故鼎新
出處:《周易·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釋義:革:《周易》卦名,意為變革。鼎是烹飪器皿,能使食物由生變熟,由硬變軟,故引申有更新之意。
順天應人
出處:《周易·革》“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
釋義:應、順:順應、順從。指順應天命,合乎人心。
殊途同歸
出處:《周易·系辭下》:“子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
釋義:孔子曾經說:“天下的事物,何須困擾和憂慮?因為天下萬物都是歸於一個好的理想目標,雖然過程中有百種不同的思慮,採用的方法也都不同,但所得的結果都是相同的。”原文中的“同歸殊塗”就演變成現在的成語“殊途同歸”,用來比喻採取的方法雖不同,所得的結果卻相同。
滿腹經綸
出處:《周易·屯》:“雲雷屯,君子以經綸”。
釋義:經綸,整理絲線,引申為規劃、治理。形容才識豐富,具有處理大事的才能。
匪夷所思
出處:《周易·渙》:“渙有丘,匪夷所思”。
釋義:夷:平常;匪夷:不是一般人。匪夷所思,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形容人的思想、言談、技藝、事情等離奇,超出尋常,也形容所見事物的離奇或複雜。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出處:《周易.坤》:“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釋義:積善:積累善舉,指經常做好事;餘慶:遺留福澤。指積善的人家,必定有多餘的吉慶,也就是善有善報。
見仁見智
出處:《周易·系辭上》:“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
釋義:對同一件事,每個人看法各異。
數往知來
出處:《周易·說卦》:“數往者順,知來者逆”。
釋義:數往知來表示明瞭過去,可以推知未來,即可以根據過去推測未來。
極深研幾
出處:《周易·系辭》:“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
釋義:極深研幾指的是要探討研究事物的深奧隱微之處,形容鑽研深刻、細緻。
觸類旁通
出處:《周易·系辭下》:“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釋義:“觸類”,謂接觸與已知事物相類似的事物。“旁通”,向旁伸展而通達。後用“觸類旁通”謂據對已知事物的認識與理解,進而通達對其他類似事物的認知。
探賾索隱
出處:《周易·系辭》:“探賾索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凶”。
釋義:指探求深奧隱妙的事理。也作“探賾索微”、“探奧索隱”、“探幽窮賾”、“探幽索隱”。
謙尊而光
出處:《周易·謙》云:“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
釋義:謙虛的人處在尊貴的位置,他的道德會更加光明;處在卑下的位置,他的善德也難以被人們超越。君子依靠美德擁有美好的結果。
改過遷善
出處:《周易·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釋義:指改正過失,誠心向善。也作“改過向善”、“改過從善”、“改行遷善”。
履霜堅冰
出處:《周易·坤》:“初六,履霜堅冰至。像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
釋義:履霜堅冰釋義是行走在結霜的大地上,便會想到結堅冰的寒冬即將到來,比喻事態逐漸發展,將有嚴重後果。
物以類聚
出處:《周易·系辭上》:“方以類聚,物以群分”。
釋義:指同類的東西常聚在一起。中性詞。現多比喻壞人和壞人常在一起,也作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方以類聚、物以群分。物各有疇。
見機而作
出處:《周易·系辭下》:“君子見機而作,不俟終日”。
釋義:指隨事情發展的形勢而有所因應。
安不忘危
出處:《周易·系辭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
釋義:處在平安的地位,但不要忘記有傾危的可能。
尺蠖之屈
出處:《周易·系辭下》:“往者,屈也;來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釋義:《周易》上述話中包含三個成語:能屈能伸、尺蠖之屈和龍蛇之蟄。能屈能伸,能彎曲也能伸直,指人能適應各種境遇,在失意時能忍耐,在得志時能施展抱負;尺蠖之屈比喻以退求進的策略;龍蛇之蟄比喻引退。
藏器待時
出處:《周易·系辭下》:“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
釋義:比喻人平時應勤修學習,以待時機到來而一展長才。
朝乾夕惕
出處:《周易·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
釋義:形容勤奮戒懼、兢兢業業,不敢稍有懈怠。
剛柔相濟
出處:《周易·系辭上》:“聖人設卦觀象,系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釋義:剛強與柔和二種手段互相調劑、配合。也作“剛柔並濟”。
信及豚魚
出處:《周易·中孚》:“豚魚吉,信及豚魚也”。
釋義:信及豚魚的意思是對小豬和魚這樣微賤的東西也要講信用,比喻信用非常好,指出做人要誠實守信。
卑以自牧
出處:《周易·謙》:“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釋義:《周易》上述話中包含兩個成語:謙謙君子與卑以自牧。意思是說謙卑是君子最高的精神追求,以君子的態度傾聽內外眾人的意見,以此執掌大局,率眾前進克服困難;君子即便處於卑微的地位,也能以謙虛的態度自我約束。
二人同心 其利斷金
出處:《周易·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釋義:上段話實際上形成了兩條成語:一條是“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意思是說兩個人一條心,力量很大,像鋒利的刀劍一樣能斬斷銅鐵,後常以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喻指緊密團結,力量無敵;一條是“金蘭之友”,用來形容交情非常深厚的朋友。
懲忿窒欲
出處:《周易·損》:“山下有澤,損;君子以懲忿窒欲”。
釋義:懲忿窒欲的意思是克制忿怒,抑止嗜欲(嗜欲指肉體感官上追求享受的要求),它強調的是克己與忍讓。
自強不息
出處:《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釋義:“自強不息”的含義就是對生命的體會,表示人要有堅強的意志,堅韌不屈的精神。古人深刻認識到天體的運行是很有規律的,周而復始,永不停歇。因此,以天道為榜樣,激勵人們自強不息。